【转载】静态路由(实验讲解+配置)
——静态路由特点:
- 数据转发是要依赖工程师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和部署步骤,静态路由的网络维护十分依赖工程师
- 优点:使用静态路由的另一个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。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,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。因此,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。不占用网络带宽,因为静态路由不会产生更新流量。静态路由适用于中小型网络。
- 缺点: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通常不宜采用静态路由。一方面,网络管理员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;另一方面,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,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信息需要大范围地调整,这一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。当网络发生变化或网络发生故障时,不能重选路由,很可能使路由失败。
- 路由(route):描述了到达目的网络的路径信息,体现的了把数据包发往目的地的时候应该转发的下一跳
- 路由表(routing table):是路由信息条目的集合
- 路由表当中存放的路由条目一定是当前网络状态下的最优路径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静态明细路由:
静态路由切记:有来有回
静态路由语法规则:明细:
ip route + 目的网络地址 +目的网络地址对应子网掩码
+ 本地出接口/下一跳转发设备的IP地址 +{+管理距离}
ip route 192.168.20.0 255.255.255.0 12.1.1.2
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 --------
目的网络地址 对应掩码 下一跳(与出接口直接相连的接口地址)
路由表:
S 192.168.20.0/24 [1/0] via 12.1.1.2
--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 --------
静态 目的网络地址 管理距离 下一跳
注:
思科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为1(metic)
华为静态路由的管理距离为60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静态缺省路由:
默认路由是静态路由的一种特殊形式,默认路由只有一种写法,固定的:全局管控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+ 本地出接口/下一跳的IP地址
含义:去往任何的目的网络,我都选择某一个下一跳或者本地出接口去转发数据
注意:静态缺省(默认)路由在同一台设备上不能配置两个下一跳,
如果想要做两条静态缺省,只能配置一主一备;(metric管理距离)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10.1.1.1 1 f0/0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20.1.1.1 2 f0/1
show ip route
0.0.0.0/0 via 10.1.1.1
当f0/0 down掉后
0.0.0.0/0 via 20.1.1.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how ip route-----查看路由表
r1(config)#do ping 23.1.1.3----ping对应地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静态路由比较傻瓜,它不知道下一跳的接口为down
ip route 10.1.1.0 255.255.255.0 13.1.1.1 本地f0/1连接对端f0/1
如果本地f0/1为down状态,那这条路由是不存在路由表中的
如果对端f0/1为down状态,那这条路由会存放在路由表中
静态路由根据最长掩码匹配规则进行转发
--就是掩码越长它指定的目的地址越精确
ip route 6.6.6.6 255.255.255.255 10.1.1.1
ip route 6.6.6.0 255.255.255.0 11.1.1.1
ip route 6.0.0.0 255.0.0.0 12.1.1.1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13.1.1.1
去往6.6.6.6的数据包会优先扔给10.1.1.1的下一跳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no ip add----删去IP地址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负载均衡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主备静态路由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62311779/article/details/123383491
版权声明:
作者:SE_Ning
链接:https://www.cnesa.cn/2724.html
来源:CNESA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共有 0 条评论